“六月火云散,蟬聲鳴樹梢?!蔽覀兺钚挛幕瘡V場毗鄰雙清灣公園,開窗恰對著波光瀲滟的湖面。蟬鳴聲聲從湖畔傳來,放眼望去,輕柔的柳絲環抱著一泓碧水,隨風婀娜起舞,輕撫著波光粼粼的湖水。公園里鮮花盛開,妖嬈奪目。粉色的月季如錦似霞,灼灼其華,紫薇含羞帶笑,雍容典雅。 妻子和孩子都到公園閑逛了,我閑坐一隅,目光細細撫摸這所房子的角角落落。120平方米,三居室,裝修風格是現代簡約,一如我,淡泊寧靜。作為一個從農村的土房子里走出來的農村娃,能在市里有一個溫馨的小家,內心的喜悅和滿足真是難以形容。 目光落在一個相框上,那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合影,背景還是我結婚后的第一所房子。驀地,關于房子的記憶碎片潮水般涌來…… 我出生于濛洼蓄洪區的一個小村子,從小就和水結下了不解之緣,所以,每當回顧童年,記憶的網里擠著的都是關于水的故事。 “俺家住在淮河灣,十年倒有九年淹……”這首廣為傳唱的歌謠唱出了蒙洼人民曾經的苦難,但對于天性愛水的小孩來說好像沒有那么悲慘。每當漲水時我們反倒興奮不已,逮魚摸蝦,戲水游泳,悠哉樂哉??僧斔疂q到屋根時,我們就開始像大人一樣憂心忡忡了。一切玩樂都要停下,和大人一起挖泥在屋根筑壩,以防洪水浸泡屋基。有時手磨得起了水泡,累的腰酸背痛也不敢歇息——萬一房子倒了,我們住哪兒啊。那時做夢都想,啥時候能像小鎮上的人一樣住上鋼筋水泥的房屋呢?不怕雨淋,也不怕水淹,那該多好啊。 “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”,我渴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。經過艱難的拼搏努力,我們弟兄三個先后都考上了中專,在那個年代考上中專就是“吃上了皇糧”,意味著從此我們就告別了祖祖輩輩在黃土地上的耕耘生活。那時改革的東風已是風云激蕩,我的同齡人都輟學打工,掙了大把大把的錢,很快都蓋起了水泥平房。而我們呢,考上了,父母雖然很高興,但沉重的學費生活費已是難以承受,哪里有閑錢像周圍鄰居一樣去翻蓋新房呢? 中專畢業后我分到了鎮政府工作,當時全村都轟動了,在他們眼里,我就是“當官了”,其實當時的工資才幾百元錢。雖然住的仍然是土坯房,但也許是“文化人”吧,給我說媒的絡繹不絕。最后我和一位老師一見鐘情,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。他父母本來就不同意,嫌我家窮,就把新房當作了條件。我求親戚告朋友才借了房款的一半,看我愁眉不展的樣子,戀人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錢,又動員自己包工頭的舅舅先給建房,工錢以后再還。終于,我住上了夢寐以求的三間寬敞明亮的平房。夏季的夜晚,約幾個朋友在房頂喝杯小酒,俯瞰夜色里的寧靜鄉村,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。人生如此,夫復何求! 第二年,兒子出生了,閑時逗逗孩子,聽聽音樂,一家三口溫馨而恬淡,以為生活會一直這么下去。 花開花落,斗轉星移,孩子要上小學了,我們周圍相繼蓋起了兩層小樓。我們的那個引以為傲的房子有點灰頭土臉;而同事們的孩子都送到縣城了。農村老師年齡偏大,思來想去,我們決定在縣城買房。 2006年初夏,我們如愿以償,喬遷新居。103平方米,三室兩廳,一樓帶院。雖然我倆為這個新家負了不少外債,但我們覺得只要努力奮斗,未來可期,夢想可追。我們進行了簡裝,包了門窗,在客廳和餐廳之間做了一個鏤空格矮柜做隔斷,上面放些小工藝品。淺紫羅蘭底子風竹圖的絲質窗簾,乳白色色的家具,簡潔大方。來賀喜的親戚朋友們都紛紛點贊。想著祖輩父輩一輩子和泥土打交道,我能走出黃土地,在城里安家,很是自豪和滿足。每到周末父母帶孩子回老家,鄰居都過來寒暄:還是有學問好啊,看,你兒子可是咱村子里第一個在縣城里買房的。父母滿是皺紋的臉上頓時綻放成了一朵花。 時光荏苒,一晃到了2015年,我調到了縣城任教。妻子又鼓動到市里買房子,說為了孩子讀高中。小區地處城南新區的核心地帶,既是學區房,又緊靠雙清灣公園和景觀大道,環境優美,交通便捷,關鍵還是精裝修。很是心動,若是買的話,一定得貸款,說實話,當時真的很糾結。權衡再三,我們克服重重困難,交上了首付款,63萬的房子,貸了30萬。后來隨著房價的節節攀升,當時好多心存顧慮沒有買房的同事都后悔了,佩服我們的勇氣和魄力。孩子上高中,步行十分鐘就到學校,現在大孩子考上了一所211大學,讓我們愈發覺得當初的抉擇是正確的。去年,財政一下子給每個老師補發了大績效,我們又提取了公積金,還清了貸款,又買了輛轎車。我們提前圓了房車夢! 小家庭,大社會。從鄉村到城市,從平房到高樓,從一無所飾到精裝修,我們小家的變遷,折射出幾十年來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,也是幾十年來祖國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小小縮影。 每當驅車去縣城上班,一路鮮花相伴,滿滿的幸福感;車輪飛馳在寬闊的馬路,我仿佛聽到了祖國滾滾前進的腳步聲…… |
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: fynewsnet